数九歌
佚名〔未知〕
一九二九不出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译文
过了冬至的前十八天内,气温快速下降,冷得手不能放在外面。
等到了第三、第四个九天,每九天为“一九”,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候,连河水都冻住了,河面上结冰,可以在上面行走了。
等到了第五第六九时,大地渐渐回春,柳树发芽,可以去观赏柳树了。
从冬至日开始,经历六十三天河流解冻,到了七十二天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。
九九过完,再过九天,日期正好来到三月下旬,春分左右,此时万物复苏,真正春天的开始,农民便可以带着家里的耕牛下地春耕了。
简析
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中国民间数九歌,诗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从冬至后的数九寒天到春暖花开、农耕开始的季节变化过程。这首数九歌不仅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到春季的自然变化规律,也蕴含人们对季节更替、农耕生活的深刻感受和期待;其语言简洁明了、节奏明快,易于记忆和传唱,富有生活气息。
农妇与鹜
佚名〔未知〕
昔皖南有一农妇,于河边拾薪,微闻禽声,似哀鸣。熟视之,乃鹜也。妇就之,见其两翅血迹斑斑,疑其受创也。妇奉之归,治之旬日,创愈。临去,频频颔之,似谢。月余,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,且日产蛋甚多。妇不忍市之,即孵,得雏成群。二年,农妇家小裕焉,盖创鹜之报也。
蛇衔草
佚名〔未知〕
曩有田父耕地,值见创蛇在焉。顷之,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,竟日创蛇走。田父取其余叶治创,皆验。本不知草名,乡人因以蛇衔名之。古人云: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,非妄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