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说
《应谐录》〔明代〕
齐奄家畜一猫,自奇之,号于人曰:“虎猫。”客说之曰:“虎诚猛,不如龙之神也,请更名曰‘龙猫’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龙固神于虎也,龙升天浮云,云其尚于龙乎?不如名曰‘云’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云霭蔽天,风倏散亡,云故不敌风也,请名曰‘风’。”又客说之曰:“大风飙起,唯屏以墙,斯足蔽矣,风其如墙何?名之曰‘墙猫’可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唯墙虽固,唯鼠穴之,墙斯圮矣,墙又如鼠何?即名曰‘鼠猫’可也。” 东里丈人嗤之曰:“噫嘻!捕鼠者故猫也。猫即猫耳,胡为自失本真哉!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齐奄家里养了一只猫,他自认为这只猫很奇特,便向别人夸耀说:“我这只猫叫‘虎猫’。”有位客人劝他说:“老虎的确很勇猛,但龙比老虎更加神通广大,不如把猫的名字改为‘龙猫’吧。”另一位客人又说:“龙固然比老虎神通广大,可是龙要升到天空,必须浮在云上,云比龙更高超吧?不如把猫的名字改为‘云’。”又有客人劝说道:“云雾遮蔽天空,风一吹就把它吹散了,云终究敌不过风啊,不如把猫的名字改为‘风’。”还有客人说:“大风狂起,用墙来遮挡就足够了,风又能把墙怎么样呢?给猫取名叫‘墙猫’吧。”接着又有客人劝说:“墙虽然坚固,可是老鼠能在里面打洞,墙就会倒塌,墙又怎能奈何老鼠呢?给猫取名叫‘鼠
简析
全篇以寓言化对话展开名实之辩,文中以“更名逐虚”的荒诞情节,显示出世人攀附象征、堆砌概念的思维惯性,批判了重名轻实的形式主义,最后借东里丈人之口揭示“舍本逐末必失真我”的哲理,强调“守真务实”的生存智慧,彰显出古代小品文寓庄于谐的批判力度。
松窗梦语·宦游记(节选)
张瀚〔明代〕
余始释褐,观政都台。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,道艺纯备,为时名臣。每对其乡诸进士曰:“初入仕路,宜审交游,若张某,可与为友。”稍稍闻于余。值移疾请假,公遣御史来视,且曰:“此非诸进士埒。”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,不可无谢,假满,谒公私第。公延入,坐语之曰:“昨雨后出街衢,一舆人蹑新履,自灰厂历长安街,皆择地而蹈,兢兢恐污其履,转入京城,渐多泥泞,偶一沾濡,列不复顾惜。居身之道,亦犹是耳。傥一失足,将无所不至矣。”余退而佩服公言,终身不敢忘。
七夕
钟惺〔明代〕
一局残棋运几终,仙凡甲子不相同。
安知河汉经年别,不似人间一夕中。
万历野获编·王公政教
沈德符〔明代〕
王锐,永平府迁安县人,进士。景泰间,为彰德知府,锐长身修髯,顾眄生威,有权术,尚严政。治察郡中吏民,自听其政,吏亡得为奸。深究事情,吏民畏之如神。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,檐外浚深沟,雨潦得泄,中道隆,立令水赴沟中。巷口树栅门,有钥,甲夜即阖门钉板,柝竟夜鸣,奸人莫敢入郡地也。尤留心学校,凡朔望谒先师庙已,坐明伦堂,听诸生说经。诸生皆居学宫,筹识姓名。政少暇,令隶持数筹,造明伦堂。诸生持筹来,自临试,或背诵书,或作义。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,受笞。当是时,黉序间读书声洋洋盈耳。丁祭,陈钟鼓,鸣弦管,升降揖逊甚都。参政姚龙行部至府,往见之,出而叹曰:“此虽国学,亦无以加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