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香子·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
汪莘〔宋代〕
野店残冬。绿酒春浓。念如今,此意谁同。溪光不尽,山翠无穷。有几枝梅,几竿竹,几株松。
篮舆乘兴,薄暮疏钟。望孤村,斜日匆匆。夜窗雪阵,晓枕云峰。便拥渔蓑,顶渔笠,作渔翁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残冬时节的荒野小店依旧萧索,杯中绿酒却已漾着浓郁的春讯。如今这番心境,又能与谁共鸣?溪水波光延展向无尽处,山峦叠翠漫入苍茫间,只见几枝梅花凌寒绽放,几竿修竹摇曳生姿,几株古松傲然挺立,勾勒出清寂中的生机。
乘兴坐入竹轿漫游,暮色里传来稀疏的钟声。远眺孤村,夕阳正匆匆沉落天际。夜间窗棂外雪片如阵纷飞,清晨枕上可见云峰缭绕。此刻只想披上渔蓑、戴上渔笠,化身江边渔翁,在烟水朦胧中独享天地清欢。
注释
绿酒:美酒。因酒上浮绿色泡沫,故称。
篮舆:竹轿。
赏析
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。小店暂歇,春酒一杯,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、几竿孤竹、几株苍松,清旷疏朗之气宜人。暮宿孤村,又逢寒风飘絮,夜雪扑窗。天明后带上渔具,兴致勃勃地去“独钓寒江雪”,有胸中万虑俱息之感。
简析
词的上片绘的是词人在寒冬时节,身处山野小店的场景,铺陈出一幅生动的冬日山野画卷;下片则抒发了词人的归隐之志,他想象自己仿佛成了一位真正的渔翁,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。这首词色彩疏淡,情致澹雅,表达了词人对隐逸、安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汪莘
汪莘(1155~1227)南宋诗人。字叔耕,号柳塘,休宁(今属安徽)人,布衣。隐居黄山,研究《周易》,旁及释、老。宋宁宗嘉定年间,他曾三次上书朝廷,陈述天变、人事、民穷、吏污等弊病,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,没有得到答复。徐谊知建康时,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,但未能成功。晚年筑室柳溪,自号方壶居士,与朱熹友善。作品有《方壶存稿》 9卷,有明汪璨等刻本;又有《方壶集》4卷,有清雍正九年(1731)刻本。 323篇诗文 30条名句
石苍舒醉墨堂
苏轼〔宋代〕
人生识字忧患始,姓名粗记可以休。
何用草书夸神速,开卷惝恍令人愁。
我尝好之每自笑,君有此病何年瘳。
自言其中有至乐,适意无异逍遥游。
近者作堂名醉墨,如饮美酒销百忧。
乃知柳子语不妄,病嗜土炭如珍羞。
君于此艺亦云至,堆墙败笔如山丘。
兴来一挥百纸尽,骏马倏忽踏九州。
我书意造本无法,点画信手烦推求。
胡为议论独见假,只字片纸皆藏收。
不减钟张君自足,下方罗赵我亦优。
不须临池更苦学,完取绢素充衾裯。
临江仙·惠州改前韵
苏轼〔宋代〕
九十日春都过了,贪忙何处追游。三分春色一分愁。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球。
我与使君皆白首,休夸少年风流。佳人斜倚合江楼,水光都眼净,山色总眉愁。
昭君怨·送别
苏轼〔宋代〕
谁作桓伊三弄,惊破绿窗幽梦?新月与愁烟,满江天。
欲去又还不去,明日落花飞絮。飞絮送行舟,水东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