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蹋蹄歌·其三
萧衍〔南北朝〕
龙马紫金鞍,翠眊白玉覊。
照耀双阙下,知是襄阳儿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高大的龙马配着以紫金为饰的马鞍,戴着翠羽做的饰品和以白玉为饰的马笼头。
在宫门两边的望楼下光彩闪耀,一看就知道是襄阳的健儿。
注释
龙马:古称高大的马为龙。
紫金:紫磨金,一种精美的金子。
翠眊:是以翠鸟羽毛为饰。
覊:马笼头。
双阙:宫门两边的望楼。
简析
此诗描写襄阳少年骑乘装饰华贵的骏马亮相宫廷前的英武形象,凸显其风采与身份。诗中以 “紫金鞍”“白玉覊” 等华丽马具与 “双阙” 宫廷背景,烘托少年的高贵不凡与意气风发,勾勒出贵族子弟的鲜明形象。
萧衍
梁高祖武皇帝萧衍(464年-549年),字叔达,小字练儿。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(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。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,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。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,封临湘县侯,官至丹阳尹知事,母张尚柔。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,南齐中兴二年(502年),齐和帝被迫“禅位”于萧衍,南梁建立。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,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。在位颇有政绩,在位晚年爆发“侯景之乱”,都城陷落,被侯景囚禁,死于台城,享年八十六岁,葬于修陵,谥为武帝,庙号高祖。 125篇诗文 27条名句
盲人摸象
《大般涅盘经》〔南北朝〕
昔印度有瞽者四,相友善。然各自命为智者,人亦因以智者目之。一日,四瞽者立谈道左,有声跫然而至,询诸人,知其为象也。其一人日:“象之形究何若,吾辈向者徒事臆测,今日可实验而知矣。”众皆日:“善。”于是相继而至象前,扪其体以测其形。四瞽者:一长而伟,立于象侧,扪其身,上下左右,摩挲殆遍,觉坦然一片也。一短而小,拊象之足。第三人握象鼻。第四人仅触象齿。既而各举象之形以相告。长而伟者曰:“象之形殆如墙,广而平,岸然而高者也。”短小者进而斥之日:“象之体若树干。汝以为墙,不亦谬乎!”第三人曰:“象之形,非墙非树,有类水管。”第四人前致词:“汝三人何其各逞己见,而比拟不伦也!夫象,其润如玉,触手可爱,直一长梃耳。”四瞽争辩,纷呶不已,旁观者皆大笑。
石门岩上宿
谢灵运〔南北朝〕
朝搴苑中兰,畏彼霜下歇。
暝还云际宿,弄此石上月。
鸟鸣识夜栖,木落知风发。
异音同致听,殊响俱清越。
妙物莫为赏,芳醑谁与伐?
美人竟不来,阳阿徒晞发。